武威肿瘤医院

早期乳腺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2023-07-19 18:17:16 来源: 武威肿瘤医院 咨询医生

需要鉴别乳腺癌的临床疾病主要有: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女性最常见的非炎症性、非肿瘤性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于女性内分泌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乳腺增生和恢复不完整。临床表现为各种病理变化:①乳痛病;②乳腺增生;③硬化性乳腺疾病;④乳腺囊性增生等。发病年龄多为。20~40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1/3,约占国内发病率50%,一半的人都有症状。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厚,后期可接触不同大小的结节,与皮肤和乳房后部无粘连。有时你会接触到囊性感的肿块5%患者有乳头溢液。它发生在乳腺外象限,主要发生在两侧。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辐射到肩膀、背部,月经前明显,月经后可缓解或缓解。乳腺癌一般无疼痛,即使疼痛,也常肿胀疼痛、刺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囊性增生伴乳头溢液多为双侧多孔浆液溢液,乳腺癌多为单孔溢液。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断通常分散在结节或增厚块上。当囊肿疾病发生时,它会受到限制,有时边界不清。乳腺癌多为边界不清、质地坚硬、活动性差的肿块,有时伴有皮肤和乳头的变化。乳腺囊性增生X影片表现为散落在斑片或密度增加的影片,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形状像云或棉花,B超检多无实质性占位,结构不良,光斑回声不均匀增加。囊肿病可见椭圆形或圆形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B超检可见椭圆或圆形病变,边界清晰完整,后壁回声增强。X片和B超具有与此不同的特殊征象。对高危人群而临床可疑者以及局限性腺病,仍须作针吸活检或切除活检。

2.乳腺导管扩张 这种疾病也被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事实上,大量的浆细胞浸润是乳腺导管扩张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继发性病理变化。乳腺导管潴留扩张是真正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37~50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与乳腺癌非常相似,容易误诊,术前误诊率高达90%以上。

乳腺癌可以识别以下几点:①患者年轻,多在40岁左右。②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少数也可为血性。③乳头或乳晕有时会接触到增厚的乳管。④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伴有疼痛,与大导管密切相关。⑤乳腺有炎症或炎症史和哺乳障碍史,乳腺肿块可能会缩小或增大。⑥导管扩张可显示乳管造影。⑦乳头溢液中有大量的炎细胞。⑧大量炎细胞或脓细胞穿刺乳腺肿块。⑨腋窝淋巴结肿大,质地柔软,压痛。

乳腺X线检查显示乳腺内有阴影,不易区分乳腺癌。然而,乳管造影显示大导管在乳晕下扩张和弯曲,严重者为囊肿。乳头导管狭窄,无充盈缺陷。当伴有急性炎症时,可以看出导管的渗透性增强,造影剂可以渗透到导管周围的间质中,导管周围可以形成晕状阴影。当伴有慢性炎症时,导管厚度不均匀,同时出现小囊肿。当后期硬化变化时,管腔变薄。

3.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病是结核杆菌血液传播的结果。原发病变多见于肺和肠系膜淋巴结核,由邻近结核病变直接传播或通过淋巴道逆行传播。这种疾病在中国相对罕见,但实际数量可能很高,大多数在门诊看到,通常表现为慢性乳腺感染、反复发作、持久、诊断困难。

病人常为20~40大多数年龄较大的女性已婚并有过孩子。病程进展缓慢。一开始,大多数是一个或多个结核病病变,结节样,无疼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逐渐与皮肤粘连。几个月后,肿块软化,形成寒冷的脓肿。脓肿破裂后形成溃疡或窦,排出豆渣样薄脓。肿块不软化,纤维增生,导致部分乳房硬化,常使乳房严重变形或乳头内陷。

乳腺结核通常被诊断为乳腺癌,误诊率为56.7%。乳腺结核根据临床观察具有以下特点:①患者多为中青年妇女。②大多数有结核病史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③病变有炎症史,肿块时大时小,有效治疗结核病。④局部肿块可有发红、破裂等历史,部分囊肿性感。⑤肿块针吸可见干酪样组织,脓液稀薄。⑥有乳头溢液史,可为脓性。⑦少数患者乳头溢液或注射脓液,涂片可见结核杆菌。⑧乳腺X大部分线检无异常,有淡阴影者。⑨有乳腺结核与乳腺癌有并存者,约占5%。

4.乳腺脂肪坏死 乳腺脂肪坏死是显性或非显性乳腺创伤后的病理变化。坏死早期伴有出血、炎症和囊肿样变化。坏死后期纤维化、肿块硬化、界限不清、皮肤粘连,常被误诊为乳腺癌。误诊率可达87.5%,其中70.3%误诊为癌症。主要鉴别分析如下:①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本病肿块一般较硬,形态不规则,类似乳腺癌。临床上一般分为两种类型:腺体外观、表面浅、位于乳腺皮下、形态不规则、炎症变化,易诊断为乳腺结核病;腺体内部,肿块位于乳腺本质,缺乏特征,易被误诊为乳腺癌。②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特别是中老年妇女,肿块位于皮肤下,肿块没有生长或缩小,乳腺有创伤史。转移淋巴结应进行切除活检。

5.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性乳房,尤其是初产后3~4周,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感染途径主要是由乳头皲裂的逆行感染引起的。感染也可能是由细菌直接侵入乳管并上升至腺小叶引起的。

一开始,当坏死液化形成时,乳痛和周围淋巴结肿胀。当坏死液化形成时,可能会出现脓肿。乳房肿胀,活动性强,硬化和压痛。脓肿形成时,肿块软化并波动。同时,我感到全身不适、寒战和高烧。X线性结构边界明显模糊,皮肤增厚,皮下脂肪紊乱,血管和淋巴管阴影较多,索条结缔组织模糊,有时伴有沉淀钙化病变。

与乳腺癌相比,急性乳腺炎:①乳腺皮肤没有橙皮变化,没有卫星结节。②乳腺肿块很少占据全乳,超过一半的囊性感。③乳腺肿块较少见。④大多数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增加。⑤抗炎治疗有效。⑥针吸多为脓液或炎细胞,有助于诊断。

6.慢性乳腺炎和脓肿 慢性乳腺炎和脓肿是由急性乳腺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引起的,少数脓肿来自囊肿感染。慢性乳腺炎常形成脓肿,接触肿块,边缘不清晰,囊性感,可有轻微压痛,与周围组织有轻微粘附感。X线是局部致密片,边界不清,皮肤略厚。乳腺脓肿可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致密阴影,中心无结构,周围水肿密度较轻。

7.乳腺单纯囊肿 在乳腺中部更为常见,主要是由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多,导致导管延长、弯曲、折叠,导管缺血可导致坏死,形成囊肿,管壁萎缩。X线平片呈圆形和椭圆形致密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由于囊肿挤压周围的脂肪组织而出现光晕。单囊肿为原形,多囊肿为椭圆形,囊壁光滑整齐。

8.乳腺囊肿 很少见。在哺乳期,囊肿是由乳管阻塞引起的。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呈灰白色,含有乳汁或奶酪状物质。囊壁厚度不同,大小不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深乳房。X线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区域,体积小,一般为1~1.5cm,偶见有>3cm边缘光滑锐利,密度略低于脂肪。

9.乳腺纤维瘤20~25年轻女性,由腺体和纤维组织组成,有青春型和巨型纤维腺瘤型,但无质的区别。该病的发生与雌激素密切相关,包括单发和多发。单发乳腺纤维瘤常发生在乳腺外象限,多为较小的卵圆形肿块,月经初潮前生长的纤维瘤可生长较大。表面光滑,质量坚韧,肿瘤边界清晰,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容易在乳房内推动,触摸有滑动感。生长缓慢,几年内无变化,但怀孕期间可迅速增加。多发性乳腺纤维瘤表现均匀,硬度中等,尺寸不同。较大的可分为叶状、光滑、坚韧、边界清晰,肿瘤中心有钙化颗粒。

乳腺纤维腺瘤外包膜,切面为灰白色,有光泽,不光滑,肉眼可见切面有大部分不规则裂缝为扩张乳管。

巨纤维瘤X线平片可见为密度均匀的巨大肿块影,呈叶状。周围组织被压成透明区,肿瘤中心可有钙化影,附近多伴有血管增厚和曲张。

乳腺纤维瘤虽然肿瘤很小,但恶变的几率很大,必须认真治疗。

10.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生40~50岁的妇女,75%发生在靠近乳头的大乳管中,或发生在与乳头相连的囊肿中。单发或多发。肿瘤很小,但通常有绒毛和更薄的壁血管,很容易出血。

临床上没有疼痛。在非月经周期间,血液从乳头溢出,更多的肿块无法触摸。如果发现肿块,大部分直径为几毫米,位于乳晕区。乳瘤通常是圆的,硬的,不粘在皮肤上,可以推动,轻轻按压这个肿瘤,可以有乳头血溢出。

乳管内乳头状瘤约乳头状瘤约约约乳管内乳头状瘤约约约约乳头状瘤约约约约约约乳头状瘤约约约约约约约约乳头状瘤约约约约约约约约约乳管内乳头状瘤6%~8%可癌变,术前应进行乳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手术应彻底切除,并与生病的乳管及其周围的腺体组织一起切除,以避免未来的麻烦。老年妇女应简单地切除乳房。

TAG: